“魔芋基地迎來了首次豐收,而且魔芋個頭都不小!”在位于惠來縣的廣東農墾葵潭農場南湖村魔芋種植示范基地內,村民鄧榮鵬難掩喜悅:“采收魔芋8天,我能獲得1800元的務工費,很開心!”
采收機來回穿梭,將魔芋從泥土中翻起,村民們忙碌著將一個個魔芋去根、裝簍、搬運,冬日的田間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。
農光互補 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
在葵潭農場和東埔農場的光伏板下,一片片綠意盎然的魔芋田映入眼簾,生機勃勃。
近年來,當地不斷探索光伏發電與農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,大力發展“光伏板下經濟”,實現綠色新能源項目與生態環境保護相融共生,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出新路徑,為當地農民提供新的收入來源。
“我們選擇在光伏板下種植魔芋,是一次‘農光互補’的創新嘗試。” 廣東廣墾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廣墾魔芋公司”)運營副總監林毫舟說,“通過將光伏與魔芋種植相結合推動光伏農業,不僅有利于土地資源的集約化發展,同時更適合魔芋生長環境的條件需求,還實現了清潔能源與農業的雙贏。”
作為一種喜蔭作物,魔芋與光伏創造的生長環境有著天然的“默契”。在光伏板下種植魔芋,有效利用了原本閑置的土地資源,同時,魔芋的生長對土壤的改良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起到了積極作用。廣墾魔芋公司結合惠來地區氣候、土壤、海拔等實際條件,選定珠芽黃魔芋作為惠來種植品種,這一品種的選育,為魔芋的高產、優質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這種生態友好型的農業模式,為當地農業產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踐案例。
廣墾魔芋公司2024年年初在葵潭農場、東埔農場的光伏板下及葵潭農場南湖村種植2000畝魔芋,預計今年能產商品魔芋4000噸,通過切片烘干到加工精粉330噸,年產值達2500萬元,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科技引領 拓展魔芋產業鏈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“魔芋春時生苗,至五月移之。長一二尺,與南星苗相似,但多斑點,宿根亦自生苗。其滴露之說,蓋不然。經二年者,根大如碗及芋魁,其外理白,味亦麻人。”魔芋塊莖因含皂甙而有毒性,食前必須進行去毒處理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魔芋秋后采根,須凈擦,或搗或片段,以釅灰汁煮十余沸,以水淘洗,換水更煮五六遍,即成凍子,切片,以苦酒五味淹食,不以灰汁則不成也。切作細絲,沸湯過,五味調食,狀如水母絲”。
魔芋作為藥材的價值,其有化痰消積,解毒散結,行瘀止痛的功效;作為食材,則含有大量維生素、非常優質的膳食纖維,零脂肪且食用后有飽腹感,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。與此同時,魔芋還可以運用在工業領域,在市場上供不應求。
科技創新是當地魔芋產業發展的另一大法寶。廣墾魔芋公司引進先進的加工生產線,包括切片干燥線、精研自動線、全自動包裝線等,全面提升魔芋加工技術水平。
“我們的目標是將魔芋精粉的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,增加產品的附加值。”林毫舟說。
為提高魔芋的附加值,廣墾魔芋公司與科研機構合作,開展魔芋豆腐、魔芋素毛肚等終端產品的研發,這些產品已進入中試、試生產階段。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內,通過建立魔芋種植基地、初精深加工中心和終端產品研發推廣中心,實現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。
“我們希望通過魔芋產業的發展,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,實現鄉村振興。”廣東農墾葵潭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廣東廣墾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國勤說,公司示范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魔芋4000畝,預計年產鮮魔芋8000噸,保障加工廠原料供應,同時也為農戶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,目前,每年約能帶動50名村民就業。
魔芋種植基地的建立,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率,為當地農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;魔芋加工廠的建立,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。魔芋產業的發展,為當地的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動力,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。
(來源:南方+)